东轻熔铸厂圆机加二机列,是由原苏联援助建立的以“锯、车、镗”三道工序组成的一条完整的中小直径生产线,负责加工直径162-305mm的铝合金管棒材。2022年元月,该产线的第一台机器人——259车床机器人投产改造,实现了锯车一体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模式,但与其配套的下道工序镗床仍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搬运物料、拆筐、上料、推料、调整、操作镗床、装筐均由人工操作,效率低且伴随着高强度的重复性劳动,严重影响着生产进度,不能满足东轻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智能制造使命当前
为了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劳动强度、消除安全隐患,熔铸厂党委坚持以创新思维推动智能化制造,成立专项改造小组。改造小组在原259车床智能化改造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反复探讨,在围绕如何破解当前镗床生产窄口上,确定了一套成熟的升级改造方案。一方面,增加一台机器人,专门分担259车床的码垛动作。节省259机器人装框时间,提高上料效率,提高产量,同时,新增的机器人兼顾给2号镗床上下料及码垛动作,实现2号镗床的自动化生产;另一方面,通过加装智能机器人来代替部分人工作业,实现该工序自动化生产,利用机器人的智能定位取料、精确送料和自动码垛的功能,全程只需要天车上下吊筐各一次,其余所有操作全部由机器人来完成,全程无人工干预,效率得到提升,安全得到保障。
机器“人”变成机器“众”
熔铸厂厂长孟繁平介绍说:“熔铸厂圆机加中小直径项目自2023年3月正式启动至2024年元月试生产,历时10个月的设计准备、62天的现场改造,实现了镗床工序的全自动智能化生产。”至此,锯床、车床、镗床配套形成全自动化集中操作的智能中直径生产线,实现了操作人员在一个操作台内同时进行多种机加工艺操作行,提升生产效率,增强岗位工时质量,缓解操作岗位配置紧张,在不增加岗位的基础上保证了产能最大化。
与此同时,小直径锯切机下料处增加了取料、搬运、码垛机器人系统,实现了抓取棒料的抓手与棒料外形尺寸智能识别,下料、定位、方便抓取,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棒料都能抓取,料框准确定位、整齐码垛。增加了安全栅与围栏装置,保证工作范围内的安全。
数智赋能创建一流
全程无人工干预,由自动化机械手填装与卸下料提升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让每个工作流程衔接的更加紧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人为误差而造成的几何废品;消除掉了人工上下料以及装框带来的重复性高强度劳动,避免人工搬运过程中的造成表面磕碰,也降低人员磕碰的安全风险。
数智化圆锭加工园区的建成,是东轻坚持智能制造建设的标志性旗帜。机器人从无到有,从一到二,由二生三,智能生产线在熔铸厂已初步得到实现。今后熔铸厂将继续推进智能化升级改造,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更大的效益。机器人将逐步应用到熔铸的各个工序中,一些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的岗位逐步由机器人替代,为打造“数智东轻”、建设数智“新中铝”,建设世界一流贡献了力量。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